收藏本页
联系我们
论坛帮助

>> 这里时常会公布当前CPU发展的一些新闻,各大厂商的动态,以及一些网上有关CPU收藏以及相关技术的有趣的 文章。(注意:转载其它网站文章请注明出处。)
中国聚U网中国聚U网社区 - (China CPU Collector's Site BBS)CPU新闻,资料 (News/Documents) → 游戏对电脑发展的影响——“石器时代”到“电子时代

  发表一个新帖子  发起一个新投票  回复本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5266 个阅读者
  标题:游戏对电脑发展的影响——“石器时代”到“电子时代 树形   打印   收藏   推荐  
     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等级:管理员
    文章:234
    积分:2491
    注册:2005-09-07
给CPU-C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PU-CN加入好友 查看CPU-CN的个人资料 搜索CPU-CN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PU-CN 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楼主
发贴心情 游戏对电脑发展的影响——“石器时代”到“电子时代

游戏对电脑发展的影响——“石器时代”到“电子时代”(1)
作者 赵军, 2007年5月23日

说起电脑游戏,我比一般人都兴奋。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,我比较幸运,早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,我就开始接触电脑。和现在相比,好像没有什么稀奇,可是当时是1984年。除了编程序,电脑很早就成了我业余的玩具——玩电脑游戏。

也因为喜欢玩游戏,上高中之后,我就决定选择计算机作为自己将来的专业,当时我觉得学计算机会有更多机会玩电脑游戏,幸运的是计算机真的成了我的专业,现在更成了我的职业了。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没有错!

一路学来和玩来,都有了二十多年的“玩龄”。各个时代的经典游戏,我都玩过,从早期非常简单的猜数游戏,到现在色彩斑斓、栩栩如生的3D网游等的各类游戏都玩过。玩电脑游戏成为我业余休闲娱乐的一部分,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。最近两年一直在玩的游戏是《魔兽世界》,角色玩过“联盟的”“人类圣骑士”和“精灵族的盗贼”……。所以,我应该算得上是中国本地第一批老“资历”的、现在依然“战斗”在一线的电脑游戏玩家。


图注:下面图中的人类圣骑士就是我在《魔兽世界》的角色,是不是很威风,哈哈!

我这里指的是电脑游戏,也就是在计算机上玩的游戏,不是游戏机上的游戏。电脑游戏相比游戏机上的游戏情节更复杂,操作更复杂些,我自己几乎不玩只能由游戏杆操纵的游戏机游戏,更喜欢键盘和鼠标操作的电脑游戏。

二十多年的电脑游戏经历,让我看到电脑游戏对电脑发展的巨大影响,反过来,电脑的不断创新也极大的带动了游戏产业。游戏软件设计技术在这二十多年是天翻地覆的,透过软件看硬件的发展更有天上人间的感觉。

一.游戏的“石器时代”

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我在1984年使用的微电脑,它还处于游戏硬件的“石器时代”,我还记得它有一个缩写的名称叫“R1”,比32开的书大不了多少,厚度和现在的笔记本差不多。键盘和主机是一体的,没有显示器,只有一个模拟的输出,可以接在黑白电视机上把电视机作为显示输出。所以它的输入输出就是键盘和黑白电视机,再也没有其他输入输出设备了。

键盘是软橡胶的,按上去会“嘀嘀嘟嘟”的响,就像早期《星球大战》影片里面的操控键盘的声音,但是对于还是孩子的我和同学真是一个神奇的“玩意儿”。那么其他输入输出设备呢?对于这些“豪华”的装备,我是在两年之后,1986年,才在Apple II上看到卡式录音机,软驱和打印机。硬盘是何方神圣,我是到大学才知道它的。

大家也许好奇,没有输入设备,怎么运行操作系统和程序?当年的我,不知道操作系统是何物,只知道R1机开机后,会在黑白电视机上显示一个“OK”。 然后就可以开始输入BASIC语言的基本命令和程序,到大学后我才真正醒悟到,当时的R1机其实固化了一个简单的BASIC 语言的解释程序,程序是解释执行的。


图注:在网上BBS或者贴吧灌过不少水,但是没有使用过Rich Media,今天就在博客里多贴些,热闹热闹。

你点击一下下图中的“R”,看看会发生什么,呵呵

所有的BASIC程序都要手工一个字母一个数字的输入进去,完成后,就输入RUN,程序就开始运行了,如果没有bug,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我和同学一起“手舞足蹈”庆祝我们的杰作。因为没有磁带,磁盘这类存储设备,所以每次上机即使运行同样的程序都要全部重新输入。如果输入一半程序,系统断电了,呵呵,没有办法,只有等来电了,系统重新显示“OK”后再重新输入。不要以为我们当时会编写上百行的程序,一般都在一百行之内,所以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地一次一次输入各种程序,然后运行以检验是否合乎设计目标。

那么当时玩什么游戏呢?R1机没有图形模式,只有文本模式,基本上都是玩和数字有关系的数字游戏,如猜数游戏。我们的游戏都是自己编的,每次玩之前,先手工输入程序,然后输入RUN开始游戏。“石器时代”游戏就只能这样了,这样原始的电脑,也就几KB的内存,用它来游戏就好像是天方夜谭。(未完待续)

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10-29 19:51:30编辑过]

我的个人藏品:

http://www.cpu-cn.com/CN/Collectors1.asp?userid=Henry
发贴IP已设置保密 2007-10-29 19:50
       
     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等级:管理员
    文章:234
    积分:2491
    注册:2005-09-07
给CPU-C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PU-CN加入好友 查看CPU-CN的个人资料 搜索CPU-CN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PU-CN 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2
发贴心情

三.游戏的“铁器时代”

经过了“青铜器时代”的游戏发展,游戏对电脑软硬件最大的挑战除了性能之外,就是图形显示分辨率和色彩的多寡。

国内最早一批使用微电脑的人,特别是中小学生,大都是使用苹果机,相信第一次接触到电脑游戏也都是在Apple II上。那时候,大家还都是习惯叫“微电脑”,不叫“个人电脑”或者“PC机”。苹果公司把电脑游戏领进了起步发展的大门,但是电脑游戏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得力于IBM PC机及其兼容机的逐渐普及。

在Apple II 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,由于各种原因,苹果公司的市场逐渐被PC机侵蚀,让人扼腕。为什么采取了几乎放弃中国市场的策略呢?也许只有当年苹果公司的掌门人知道。

苹果公司Apple II 的成功证明了微电脑除了可以胜任办公应用的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,还有潜力吸引家庭和个人用户,如电脑游戏就是其中最吸引人的应用模式之一。
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(1980),那时最强大的公司IBM进入了个人计算机产业,这使计算机产业从1980年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此前大部分其他产业巨头都不敢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,对于个人计算机能否成为消费类产品都心存怀疑。

标志着英特尔公司腾飞和开创PC时代的事件是,IBM决定采用当时最快的微处理器——Intel 8086/8088,它是16位的微处理器,这使得IBM PC机对于其他使用8位Intel 8080的个人计算机有绝对的优势,加上IBM的金字招牌,IBM PC 迅速成为新的个人计算机标准。

二. 游戏的“青铜器时代”

到了高一,也就是1986年,学校的机房来了几台的Apple II,每台都有自己的显示器,虽然是单显——只能显示绿色,但是可以支持图形显示方式,记得输入“HR1”或者“HR2”就可以进入图形显示模式。6色显示的时候最大分辨率为280x192,16色显示的时候分辨率就降为40x48了。现在看来HR表示High Resolution,当时的高分辨呀!和同时代的同类相比, Apple II具有杰出的彩色图像处理器能力,使其能用于交互式游戏了——虽然比较原始。

只是我们学校给Apple II 配备的显示器是单色的,只能显示绿色,可能是彩色显示器当时太贵了吧。哈哈!不管怎么样,我们进入了“青铜器时代”。这个时期基本上是电脑硬件的发展催生了电脑游戏。

其实,最早的Apple II 在1977年发布,八十年代初国内引进了不少,但是主要是用在科研和大学的比较多。对于处于地级市的省重点中学,虽然要比国内的中心城市的中学要晚几年装备Apple II,在它面世9年后我才看到它们,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我们用的是它比较新的版本。自从有了Apple II之后,伴随了我们两年的R1机都挤到了机房的墙角,慢慢落上了灰尘……

“青铜器时代”的微电脑,Apple II 可是说是这个时期的王者。在Apple II开始风靡全球的同时,“石器时代”的电脑在Apple II的闪耀光辉下黯淡无光了,慢慢变成了“历史的遗迹”。


图注:熠熠生辉的Apple II

Apple II 采用MOS 科技公司的6502芯片,该处理器是8位的,主频和总线频率只有1MHz, 没有浮点协处理器,ROM(只读存储器)的大小为12KB,BASIC 语言解释器就固化在里面,内存(RAM)有4KB,可以扩展。这样的配置连今天最低档的手持游戏机都比不上,但是在将近三十多年前,它可是业界的巅峰之作。

当年的时代骄子,Apple II除了前面讲的具有出色的彩色图像处理能力。另外一个“奇迹”是Apple II 居然还会发声,它有一个小喇叭,可以发出脉冲式的不同声调,表现出各种音阶和游戏需要的声音,和现在的声卡/音箱的表现力相比,它听上去更像是机器的“咔嗒”声,口齿不清但是总算“会说会唱”了。不管怎么样,电脑游戏需要的基本元素都有了,电脑游戏于是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新纪元,一个新兴的产业诞生了。

我在刚开始使用Apple II的时候并不知道它可以玩游戏,只是知道它可以用来画图了,高中学过了解析几何,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将圆,椭圆和抛物线根据解析几何的公式,画在屏幕上。

这些新“玩具”,Apple II ,配备了卡式磁带机,用于存储程序和加载程序。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个卡式磁带机干什么用,其实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卡式录音机,还以为是辅导老师给我们学习用的呢,幼稚吧,呵呵!它的外观像一个大砖头一样,右上角有一个转轮计数器,可以显示“000”到“999”,一共3个转轮,每一个上面有“0~9”十个数字,非常像现在大家用的行李箱上的密码锁。只要磁带在录音机里转动,这个计数器就跟着计数。

有一天,辅导老师拿来一盒磁带,这盒磁带和普通的录音带没有什么两样,我还记得牌子是TDK的。老师说上面存储了一些游戏和程序,还有一个小本上面记录了一些这样的内容:000~006 巷战;008~018 星球大战;…… 只见辅导老师将卡式录音机和Apple II 主机用2根线连接起来,当时我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作用,现在想想应该是“一进一出”输入输出用的。然后,将磁带放入卡式录音机,把它倒带倒到头,按一下录音机计数器的复位按钮,将计数器复位为“000”。

接下来的操作让我到今天想起来历历在目,辅导老师在Apple II 输入LOAD,然后先按下卡式录音机的播放键,录音机开始发出没有任何意义奇怪的“吱吱嘎嘎”音,挺像现在modem 拨号后发出的声音。等录音机计数器走过“006”后,程序加载就成功了,输入RUN就可以玩游戏了,太奇妙了!

如果要把程序保存下来,就要先在磁带上找到空白位置,自己在小本本上记下录音机计数器指示的空白起始位置,按下录音机的录音键,马上在Apple II上输入SAVE,等到存储完成后,记录下“录音”结束时计数器指示的结束位置,所以就会有像“008~018 星球大战”这样的记录。和“石器时代”的R1相比,我们的“玩具”配备存储设备了。

其实,这个卡式录音机充当了电脑顺序存储的磁带机的作用。后来用于大量数据备份的计算机专用磁带机都由操作系统来定位、检索、存储和读取。对于“青铜器时代”的磁带机,我们都是全手工操作,需要人控制繁琐的操作顺序。如果现在谁要强迫我们这么做,我们一定会被逼疯的。有人会问,为什么不用软盘和硬盘,呵呵,那是“铁器时代”的东东了,可以支持随机存储的软盘和硬盘在“青铜器时代”都太金贵了。

当时,我在Apple II 上玩的一些经典游戏有:巷战,警察抓小偷,星球大战,等等。这些游戏简单耐玩,就是简单的射击,开炮,跑来跑去和蹦蹦跳跳。色彩,音响,真实感,游戏场景变化与故事情节和今天的游戏相比当然无法比拟的。作为第一批玩家,我也在幻想什么时候游戏可以做到电视和电影一样的画质,看来需求有了,就需要软硬件的不断创新和更新换代了。

Apple II家族从1977年诞生,到1995年终止销售,经历了18年!中间经历了多种型号,在它称雄的时代,Apple II 几乎就是微电脑的名词。随着IBM PC的全面崛起,电脑和电脑游戏也进入了“铁器时代”。

最近我在电脑上看到一个趣闻:有人在eBay上发现了一桩有趣的拍卖,一台原版Apple II+电脑拍到了1414.87美元。 像青铜器一样,它的价格更多意义上是作为“电脑古董”具有收藏价值了。

我自己也很好奇,为什么在英特尔1974年推出的首款通用微处理器8080没有赢得Apple II的芳“芯”呢?要知道,1975年8080微处理器被用于Altair8800,它是最早的个人电脑之一呀。直到1981年,IBM PC 钟情于 8088/8086,才逐渐迎来了英特尔芳“芯”动人的时代。


图注:钟情的“芯”


总的说来,Apple II和同时代的微电脑启蒙了电脑游戏,给电脑游戏的“幼年”提供了一个可以茁壮发展的平台,同时也让朦胧中的电脑游戏产业对电脑的软硬件提出了新的要求,当然这种要求在“青铜器时代”还不可能左右电脑的发展。(未完待续)


图注:8086 微处理器


由于采用开放的系统结构ISA(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),越来越多的前个人计算机厂商开始转产IBM PC 兼容机。当然,苹果公司是个例外,回头看历史,如果没有这个例外,也许没有今天独具特色的苹果机。PC机到后来成了个人计算机或者个人电脑的代名词。其实,苹果公司最早销售和现在销售的Apple 品牌的系列都算是个人计算机。然而,时至今日大家平日讲的PC机都是指IBM PC或者IBM PC兼容机。

因为“成功地预测了选择计算机专业将来就可以有更多机会玩电脑游戏”,所以在上大学以后,这个专业没有让我失望,我真的有了更多游戏的机会。

告别了中学的Apple II,我在大学才第一次见到IBM PC机。它的样子并没有超出我的想象,就是一台很敦实的机器。和Apple II不一样的是,键盘和主机是分离的,通过一条线缆和主机相连。而第一次上机实习是练习用PASCAL 语言编写程序并调试,还没有机会玩游戏,哈哈!辅导老师不让玩!

图注:IBM PC/XT

我记得当时用的是IBM原装PC机:IBM PC XT,记忆中的系统配置是采用Intel 8088/8086(当时我只知道用的CPU是8088或者8086,并不知道Intel是何方神圣,更不知道我将来在这家公司工作)。它的内存只有128KB,没有配备硬盘,只有两个5.2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,每个软盘的存储容量为360KB,配备了彩色显示器,图形显示卡是IBM的CGA,系统采用8位的ISA总线。

图形卡配备的是标准的IBM CGA图形卡,它具有16 KB 显示内存 ,提供多种图形和文字显示模式 ,最多可以显示16色。不过同时显示16色只限于文本模式。图形模式为320 x 200 x 4 色和640 x 200 x 2 色(2色其实就是单色)。图形分辨率还凑合,但是这种模式不能用来支持颜色丰富的游戏。

不过,还有一种非标准的160 x 100 x 16 色模式,这种模式是用文本模式来模拟的,其实是用可以选择16颜色的方块符号来表示“像素”,仔细看就是是小色块。当时的电脑游戏开发者太聪明了!

随着图形卡技术的发展,CGA也被IBM的 EGA 图形卡取代。EGA的图形分辨率为640x480 x 16,每个像素用4个进制位表示,可以有16种颜色,这16种颜色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,就是可以从64色调色板中选择一组固定的16色。调色板的概念来之于绘画,这个技术最早始于CGA。分辨率后面的x 4 就是可以从调色板中选择一组固定颜色的数量,CGA的调色板总共只用16色可供选择。

IBM PC 出现的初期,它在各个方面包括游戏等应用并不比同时代的Apple II 高出一头,在初期重叠发展部分阶段还落后于Apple II。但是,IBM PC得益于采用开放的系统结构,不光是硬件系统,软件系统的开发也是开放的。再加上IBM PC的起步比较高,采用当时最快的Intel 16位处理器,一下子拉开了和大多数采用8位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的距离,因此IBM PC及其兼容PC机迅速发展和繁荣起来。

有了硬件的进步,特别是图形显示方面的长足进步,并且有了DOS 操作系统“武装”起来的PC,IBM PC 及其兼容机就顺利得步入了电脑游戏的“铁器时代”。

“铁器时代”初期的著名游戏是“Digger”,也叫“挖金子”,现在看来及其单调乏味的游戏,我在大学里竟然挖了一年的金子(课余上机时间),虽然没有致富,但是眼镜是戴上了。(未完待续)
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10-29 19:55:09编辑过]

我的个人藏品:

http://www.cpu-cn.com/CN/Collectors1.asp?userid=Henry
发贴IP已设置保密 2007-10-29 19:52
       

 2   2   1/1页      1    

 快速回复:
发贴表情
读取发帖表情...
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颜色 格式取消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超级连接 插入图片 Flash图片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引用 清理代码
读取心情图片...
显示签名    内容限制:字节.


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! 阿里巴巴 Alibaba

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.1.0
Copyright ©2000 - 2006 OrBit.Henry
页面执行时间 0.03125 秒, 3 次数据查询